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

土地资源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第1篇

1.1低丘缓坡土地概念界定低丘缓坡是指高差在300m以下,坡度范围在5°~25°之间的丘陵地带[1-3]。结合元谋县的具体情况,将元谋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界定为:坝区范围以外,扣除坡度25°以上集中连片面积(大于30hm2)以及金沙江水域和海拔3000m以上的区域。

1.2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现状分析应用元谋县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GIS软件生成海拔、坡度的空间分布数据并结合2011年完成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作进一步的补充、修正,统计出元谋县低丘缓坡区域土地资源总量为119366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8.93%。按坡度统计,其中,一级(0°~8°)低丘缓坡土地资源5535.54hm2,占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总面积的4.64%,占全县总面积的2.73%;二级(8°~25°)低丘缓坡土地资源45190hm2,占低丘缓坡土地总面积的37.86%,占全县总面积的22.31%;三级(15°~25°)低丘缓坡土地资源58679.49hm2,占低丘缓坡土地总面积的49.16%,占全县总面积的28.97%;四级(25°以上)低丘缓坡土地资源9960.97hm2,占低丘缓坡土地总面积的4.92%。

1.3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特征资源总量大,面积为119366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8.93%,主要分布在元谋坝子和平田坝子2侧;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面积为56856.99hm2,占全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47.63%,未利用面积较大,面积为44571.91hm2,占37.34%,优质耕地较少;建设用地比例较少,面积为1750.25hm2,仅占全县低丘缓坡土地面积的1.47%。

2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建设适宜性评价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是在分析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区位、社会经济、生态等条件,对区域土地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以确定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程度,为建设用地的利用选址提供依据。

2.1评价因子的选取及评价体系的构建本文根据元谋县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层次组合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再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采用多因子叠加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区域范围内土地的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本文以50m×50m的矩形网格作为土地评价单元,每个评价单元总面积2500m2,能够满足各类建设项目对用地规模的基本要求。在确定建设用地适宜程度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子,尽量选择能够从多方面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因子[10]。经过相关性分析与相似性分析,结合评价指标选取可计量性、主导性、代表性和超前性的原则,本文选取了一般因子(弹性因子)和特殊因子(刚性因子)2项来构建评价体系。在各个影响因子权重确定时,刚性因子有“否决权”,直接体现不适宜建设或适宜建设,弹性因子权重确定使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通过专家打分法给各个因子赋予权重后,构建出元谋县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

2.2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建设适宜性等级划分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估土地针对某种用途适宜程度的过程。通过对影响土地应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将土地按其对指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划分成若干等级,以表明其作为各种用途的适宜与限制程度。根据元谋县实际情况,将将每个评价指标值分为4个等级,并对各个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元谋县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打分表,见表2。首先根据一般因子,采用多因素叠加分析法,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将所有评价指标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式(1)计算各评价指标对评价单元的影响分值。根据评价单元总分值及其统计频率,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土地分适宜建设和不适宜建设两类型。适宜建设类中,依据适宜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三等,分别为一等适宜、二等适宜和三等适宜(见表3),从而得出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初步结果。其次,根据特殊因子,对于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初步结果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

2.3评价结果分析评价区域内,适宜进行低丘缓坡开发的土地面积为94471.39hm2,占评价区面积的79.15%。其中一等适宜面积14237.22h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11.93%;二等适宜性面积38841.62h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32.52%;三等适宜面积41392.95h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34.68%;不适宜进行低丘缓坡开发的土地面积24894.61hm2,占评价面积的20.85%。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基本农田图层、禁止建设区图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部级公益林图层、省级公益林图层,环保和其他部门提供的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图层,在ArcGIS中进行叠加分析,将属于上述区域的适宜性修改为不适宜,从而得出最终评价结果:适宜建设土地面积为4913.55hm2,占41.16%;不适宜建设土地面积70232.45hm2,占58.84%。具体结果见表4。元谋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建设适宜性评价按乡镇统计结果见表5。

3结语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大多采用按户分配的原则,将土地化整为零分包给家庭种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家庭式的土地管理显然无法满足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造成农耕地的分散化、农业生产的滞后,严重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对于土地集约经营的认同不足和不积极,主要是由于农民利益无法由制度进行保障,在拆迁安置等过程中,农民成为了受害群体而非收益群体。

2.农村土地资源整合配置的方略

2.1制定科学的长期规划目标长期规划目标是一项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能够对未来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整合配置起到指引作用。通过长期规划目标实现对土地资源整合配置的全局性规划,整合国土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复垦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全方位、立体式的规划,集约资源和建设力量,按照新农村的发展规划,解决“空心村”等农村突出问题,将土地的开发复垦工作作为长期的资源整合配置人物,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指导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配置。

2.2拓展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应积极大力拓展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整合配置所需资金的筹集渠道,发挥市场经济的配置调控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资金筹措机制,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个人投资有效的结合起来,带动社会资源的参与积极性,构建徒弟资源整合配置折抵指标有偿使用机制,最大程度的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构建土地信贷和土地证券化机制,让机制发挥作用,市场调配资源,通过证券融资的方式汲取建设资金。此外,可以根据地区情况,成立土地开发银行,为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配置提供金融服务,专项资金专项利用。

2.3构建动态评价体系所谓的动态评价体系是指根据土地资源整合配置的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对投资方的综合效益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农村土地资源整合配置的生态建设收益、经济价值、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效果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将土地资源整合配置作为一项惠及各方的价值工程进行考核,通过建立动态评价体系,规避土地资源整合配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等,确保土地资源整合配置的综合收益最大化。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第3篇

1.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浪费并存。目前,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被过度的利用,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有的城市政府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发展,大肆扩张城市用地,致使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遭到了破坏。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土地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出现了城市地皮紧张、道路堵塞等现象,同时城市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一些城市忽视中央和上级政府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出现了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的奇怪现象,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浪费。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及宝贵性,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科学、合理的利用每一块土地,并用其造福于人民,造福于整个社会,切勿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

2.土地管理与城市发展规划步调不够一致。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的,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城市建设规划,虽然规定较为明确,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力,两方面的规划必定有不相协调的部分,经常导致两个方面的管理时常脱节,这就会为今后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不能保证城市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例如,土地利用规划中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有些属于城市发展用地控制区域内,若两个部门之间不能通力配合,会给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两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使科学合理的建设行为无法正常有序地实施起来。

3.地方政府的目标和城市长期发展的目标存在不一致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忽视城市长期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一味地追求地方利益在其任期内的最大化,认为自己任期内地方经济的一些成就都归属于自己的政绩,因此将一些占地面积较大且污染高的企业引入当地。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污染后的城市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本的面貌,同时造成了社会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导致城市整体的科学建设规划被打乱了,所以“短视经济”的追求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

4.城市土地市场化运作尚有待规范化。我国的城市土地市场可划分为三级,一级市场有一定的垄断和控制意义,土地使用者需要向政府缴纳出让金。二级市场指的是已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集体、企业或个人直接将土地或在土地上所建的建筑投入市场进行交易。但是,目前城市土地一级、二级市场隐形交易大量存在,呈现出不协调的现象。三级市场指的是在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支配,前提是采取房屋产权交易的方式。相比之下,二级市场上交易者众多、交易方式更为灵活、交易频度高且竞争更为激烈。此外,在二、三级市场上,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土地使用者没有将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由此可见二、三级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存在一些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

二、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土地资源未能得到科学、合理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机制,因此若要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问题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具体操作如下。

1.确立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首先,城市土地规划必须以当前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为主要依据;其次城市土地规划也要从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做到规划超前,使用地者事先知道各地块在城市规划中主要用来做什么,起到先行指导城市开发管理土地的作用。此外,城市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需要对城市人口密度控制标准、各类用地的比重、建筑密度控制标准予以科学化和规范化,确保土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借鉴新进经验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发展规划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此时可吸取国外发达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于相似之处找不足,于不同之处找经验”,将国外先进城市的管理机制为我所用,根据地方实际需求有条不紊的开展项目建设,并对地方政府短视的发展规划进行“过滤”,杜绝盲目性的大拆大建。此外,还需加强此方面的体制监督,让城市土地使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环境下有条理有步骤的进行运转。

3.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根据上文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分析,首先政府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计划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的供给,运用政策影响土地供给价格。其次,应严格审验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用途及土地规划;第三,把住产权登记关,审查土地转让是否符合土地出让合同规定;而对于土地的三级市场及房地产交易与消费市场,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国家应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监督机制,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三、结语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第4篇

空间异质性又称空间差异性,指系统或系统属性在空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可细分为结构异质性和功能异质性,是现实中不可忽视的常态。实际上,世界都是异质的、不均衡的,空间异质性不仅存在于生态学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中也非常普遍。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已经被证明是普遍存在的且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形成原因多且复杂,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由土地资源本身的非均质性所造成的空间单元异质,即土地资源禀赋空间异质性;二是由土地资源所处空间的非均衡性所造成的区域土地资源的异质,称为土地资源空间依赖性。从资源属性角度看,土地作为基础资源,不仅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基本属性,还具有其特定的资源属性:结构属性、组合属性和区位属性。土地资源结构属性主要指区域内部各种功能的用地比例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土地资源结构属性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而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又形成了区域土地资源结构的异质性。土地资源组合属性是指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空间组合模式与匹配关系。土地资源与其他社会经济资源的组合利用与匹配关系的差异性造成了土地功能、价值的异质性。土地空间位置固定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空间上不可移动与交换,但土地资源价值与功能是动态变化的。这种由绝对位置不变性和相对位置可变性造成的土地资源价值和功能的变化可用土地资源区位属性表征。

综上可知,土地资源本身的非均质性就是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类型的异质性,空间依赖性则是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组合方式与匹配关系的异质性。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的形成是土地资源数量、质量、时间、空间、结构、组合、区位等属性异质的结果,其实质是土地资源属性的异质性。因此,基于资源属性角度,可认为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是指区域土地资源在空间上的非均质性,表现为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区位等属性的异质性和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组合方式及匹配关系的异质性。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内涵应包括数量异质性、质量异质性、时间异质性、结构异质性、组合异质性、区位异质性等内容。

2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综合测度

从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内涵来看,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实质就是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异质综合作用的体现。可以通过度量土地资源各属性的异质性,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测度。

2.1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模型构建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测度要充分考虑区域现状,合理确定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测度体系。以城市圈48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各单元本身已具有空间特征且研究尺度为时间点,因此不考虑各研究单元土地资源时间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依据土地资源属性异质内容,选取土地资源结构、数量、质量和资源禀赋异质作为一级指标。其中,资源禀赋主要指区域土地资源在自然和经济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资源利用与管理模式和区域发展战略,是资源组合属性和区位属性的综合体现。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合发展资源型城市,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适宜布局二三产业等。按照可操作性、代表性、准确性等原则,从土地资源结构、数量、质量、禀赋四方面选择异质性指标,构建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标体系(表1)。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标中,土地集中化计算公式为:土地资源区位指数采用汽车、自驾两种交通工具到达区域中心距离的算术平均值来衡量。耕地质量等级指数来自湖北省耕地自然等级指数表[21]。地形地貌特征采用赋值法衡量,将研究区域地形地貌分为平原、平岗、丘陵、低山四种类型,分别赋值4、3、2、1。文中涉及到的土地数据来自于武汉城市圈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其他土地10类。水资源、矿产资源数据分别来自于城市圈2010年水资源公报和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其他数据主要来源于《湖北统计年鉴2011》。

2.2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测度方法土地资源任何一种属性值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的变化,而各属性又是相互独立的,多种属性综合可能弱化空间异质性。如土地资源质量异质性大,数量异质性小,当数量异质影响作用更大时,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可能被消弱。因此,空间异质性测度必须要考虑多种属性共同作用可能抵消异质性的问题。变异系数法是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计算指标权重。它的理论依据是指标向量内部变异信息量反映了指标分量的波动大小,指标权数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或各指标提供的变异信息量来确定[22]。因此,变异系数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间异质性被弱化,能够反映各属性异质对土地资源空间异质的影响程度,同时变异系数不受单位和平均数不同的影响,能够客观地显化及测度空间异质性。在多指标评价过程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提供的分辨信息越丰富,越能反映评价单元的差距,应赋予该指标较大的权重。若某项指标信息在各评价单元上变异程度为零,说明该指标的分辨信息为零,指标权重为零。

2.3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测度结果

2.3.1空间异质性指标权重根据城市圈48个县(市)异质性指标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法可得到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标权重(表1)。从一级指标来看,对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影响最大的是质量异质,权重为0.402;其次为数量异质,权重为0.300;依次为资源禀赋异质,权重达到0.208;最小的是土地资源结构异质,权重仅为0.090。说明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差异上,资源禀赋差异也比较明显,而结构差异较小。从二级指标来看,城市圈土地经济质量异质性最高,权重达到了0.285,其次为建设用地面积比,权重为0.135,林地面积的差异同样明显,权重也有0.101。相反地,城市圈土地多样化和均衡度异质较小,权重仅为0.025和0.027。这表明城市圈土地资源经济属性异质较自然属性异质更为明显。

2.3.2空间异质性指数根据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标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法可求得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综合指数(图1)。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区间为[0.226,0.590],城市圈各县(市)之间异质性指数呈现出有梯度的变化,异质性最大的是江汉区,最小的是华容区。江汉区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主要是由江汉区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属性异质造成的,尤其是土地经济质量和建设用地面积比,异质性指标贡献率达到48.23%和22.94%,相比其他县(市)具有绝对优势。而大悟县土地资源质量劣势明显,表现为土地经济质量和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异质性指标得分仅为0.002和0.004,对土地空间异质性的贡献率仅为0.09%和1.83%。

3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效应分析

3.1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格局特征分析根据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综合指数,利用SPSS17.0系统聚类法中Euclideandistance度量方法可将城市圈48个县(市)级单元分为高异质区、中高异质区、异质区、中低异质区、低异质区5类(图1),图中武汉城区包括江汉区、青山区、汉阳区、硚口区、武昌区,城区异质性指数为平均数。从图1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以下特征。(1)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中心高、边缘低”的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异质性指数较高的单元主要集中在城市圈中心区域,异质性较低的单元多分布在城市圈边缘。如武汉市主城区、黄石市主城区等多处在高异质和中高异质区域,而大悟、红安、英山、通山、通城、潜江、黄梅、安陆等均处在低异质和中低异质区域。(2)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较高的单元及面积较少,而异质性较低的单元和面积明显居多。从分布比例来看,城市圈48个县(市)级单元分布在高异质区、中高异质区、异质区、中低异质区、低异质区的比例分别为10.42%、10.42%、25.00%、31.25%、22.91%。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以中低异质为主,占了一半以上,而中高异质以上的单元较少,仅占20.84%。从分布面积上看,中低异质以下的区域面积明显大于中高异质以上的区域面积。(3)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区域经济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城市圈土地资源高异质区域主要位于城市圈经济水平较高的主城区,低异质区域多分布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市),呈现出“高异质-高水平”特征。用人均GDP表示区域经济水平,利用Eviews6.0可求得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水平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708,且在0.01水平上极为显著,说明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水平具有很高的关联性。

3.2土地资源属性异质贡献率分析城市圈土地资源各属性异质作用及贡献率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异质性指标上。一级指标方面,城市圈土地资源结构、数量、质量、禀赋等属性异质对各异质梯度区贡献率存在差异。具体来看:土地资源结构异质和禀赋异质对空间异质性的贡献率从高异质区到低异质区是逐渐增加的,由7.34%、22.45%分别增加为26.21%、32.35%,而质量异质贡献率则是逐渐减少的,由45.98%下降为11.11%(表2)。这说明资源结构异质和禀赋异质对土地资源低异质区域影响较大,质量异质则对高异质区域作用更大。资源数量异质对各梯度异质区的贡献率相差不大,表明无论是在高异质区还是低异质区,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都受到数量异质的作用且程度较为均衡。二级指标方面,以土地经济质量和土地均衡度为例,武汉主城区(除洪山区)、黄石港区等土地经济质量异质得分较高,贡献率均在10%以上;而通山、崇阳、麻城、罗田、大悟等县(市)土地经济质量较低,异质性贡献率不到0.1%。嘉鱼、黄州、阳新、武穴、赤壁等县(市)土地均衡度异质得分很高,对异质性的贡献率均在9%以上,而江汉、青山等区土地均衡度得分很低,异质性贡献率不足2%。可见,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是区域土地资源多种属性异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3.3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社会经济水平关系分析由上述分析可知,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其经济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设置二三产业比重(PSTI)、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FAIPK)、人均GDP(GDPPC)、城市化率(UR)四个变量表示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Y)作为因变量。利用Eviews6.0软件,分析各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散点图,选择不同的模型对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拟合,发现线性模型拟合度最优。由于使用的是截面数据,样本容量有限且因变量有特定的取值范围[0.226,0.590],因此选择截尾模型对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进行回归。利用Eviews6.0中Censored估计方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可得到表3。由表3可知,对数似然函数取值较大,赤池信息准则、施瓦茨准则、汉南-奎因准则取值较小,表明模型准确、简洁。系数估计中,除变量PSTI的系数检验不显著外,常数项、FAIPK、GDPPC、UR系数均通过了检验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模型各变量系数可知,二三产业比重对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具有负效应,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和城市化率对空间异质性指数具有正效应,它们平均每增加1单位,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分别增加-0.103、0.0002、0.015、0.088个单位。这是因为城市圈多数单元二三产业比重在80%左右,经济水平较高的主城区接近100%,本身差异不大,二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又是当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的趋势。因此,二三产业比重增加会进一步缩小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进而缩小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差异,降低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这也是变量PSTI系数检验不显著的原因之一。FAIPK、GDPPC、UR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建设用地扩张和土地利用强度加大的结果,表现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产值增加等方面。它们的变化伴随着区域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经济质量变化。而当前城市圈各县(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和城市化率本身础差异较大,增长幅度和变化特征又不尽相同,它们的增加会使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复杂、土地经济产值增加及土地利用强度增大,形成区域土地资源结构、质量等属性异质,进而对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产生正效应。综上所述,虽然由于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造成二三产业比重对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具有负效应,但是总体来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是造成土地资源自然和经济属性异质的重要原因,与土地资源空间异质密切相关。

4结论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第5篇

白城地区的盐碱化土地类型,多半是不同地貌条件下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土壤的复区组成。在复区中为盐碱化、轻盐碱化土壤中分布着一定比例的重碱斑(光板地或称碱疤垃)。据调查盐碱化耕地林地中,碱斑面积占5%~15%;在碱化草地面积占15%~70%以上。全区1276743hm2碱化土地面积中,已有重度和极重度碱化土地(碱斑面积扩大到30%~70%以上)为610041.93hm2,占碱化土地面积的42.37%,其中有165931.59hm2碱化草地,碱斑面积已发展70%以上。占碱化草地面积的13.90%已成为难利用地。以上说明碱化的耕、林草地均已达到百改不利的程度。

2使改良土地碱化的恶性循环逆转的主要措施

从全区各地对盐碱土利用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训看,就其自然条件以及往各地改土开发的经验,通过综合措施,使土地碱化的恶性循环逆转应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2.1按土地碱化程度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向在碱化草地中碱斑面积<15%的应作为人工种草、草原更新的重点草地,恢复草原大有希望,通榆县新华牛场1974年以来对草原严格管理,禁止滥牧,找到了种草养蓄的新途径,合理划分放牧区,派专人看护;坚持四季合理放牧,大抓草原建设,建设草库伦;科学养畜,实行半舍饵半放牧,搞好饲料加工,使草场退化碱化得到了控制,利于草原复苏,提高产草量促进了牧业发展。

2.2以水改碱,开发农田在土质肥沃、地下水矿化度不大的各种类型的盐碱化草甸土,要充分利用江河淡水、湖泡水、地下水资源大力开发水稻,这是对盐碱良利用相结合的方法,近几年来各市县在这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对白城市青山乡、林海乡、镇赉建平乡等盐碱化草地开发水田后多点定位监测,土壤全盐重由0.12%~0.20%下降至0.06%~0.10%;土壤pH值由8.5~9.5下降至8~9,碱解氮速效磷均有所增加。田块中碱面积缩小,有的现已不明显了。

2.3治沙治碱同步进行,就地取材,压沙改碱作用是改善土壤物理性,增强通透性,利于洗碱排盐作用,从而起到保苗,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如通榆新华乡大有村西力不可屯,十几年以沙压碱共改良133.33hm2盐碱地,耕地里基本消除了不抓苗-碱斑,每667m2产均达到250kg以上。

2.4植树造林,生物排碱营造农田防护林和牧防林,不仅调节田间小气候,还可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淋溶作用,前郭红光农场农防林早已见成效,地下水降至1.0m以下。造牧防林较困难,应因地制宜选择碱化程度轻,沙性强的地方先进行,不一定要求像农防林那样整齐,还可与生物囤栏相结合,选择抗盐耐碱树种,轻碱地可选择杨、柳、榆,重碱地可栽枸杞、柽柳等。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第6篇

(一)选题上紧跟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热点问题近十年来,每年毕业学生人数不等,但就毕业论文的选题而言,大部分社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基本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如甘肃农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论文选题,2003~2012年,46%的学生选题与征地补偿相关;2007~2012年,39%的学生论文选题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2011年,37%的学生论文选题与农村土地整治相关。而这些问题,基本上是近年来国土部门的主要工作。这表明学生积极参与土地管理实践,关心国土领域热点,将实习工作与研究相结合。

(二)论文写作上逐年规范,优劣差距逐年缩小近十年来,学生论文写作规范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后,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教学单位,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学生个人,对论文规范的认识有了提高,在实践上也能严格执行。从学生论文平均成绩和变异系数来看,平均成绩逐年提高,但变异系数逐年降低,这说明学生论文的优劣差异逐步降低,整体水平逐步提高。

(三)论文学术性逐年增强,简单陈述逐年减少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计划,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该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这使得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对论文主旨的把握程度高,能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因而简单陈述性的论文逐渐减少。

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高度无高峰近年来,无论指导老师是教授、还是讲师,大学生毕业论文总体水平正逐年趋好。但遗憾的是,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产管理和土地信息系统三个论文写作方向中,缺乏巅峰之作。每年的优秀论文评选,都难有一篇公认的优秀论文。虽然个别论文经修改后在期刊上发表了,但依然不能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总之,论文整体水平正在向新的台阶和高度前进,但却缺乏亮点和闪光。

(二)有厚度无深度查看甘肃农业大学土地管理专业2004年、2005年学生的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的论文正文部分大约只有6~7页。而2011年的毕业论文,大部分正文部分达20页左右。虽然近年来论文有了一定的厚度,但并未具有相应的深度。有些论文只是在论述主题之外的一些东西,无法达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在数据分析和深层次总结方面的要求。如此,论文看来就轻飘飘的,没有应有的深度。

(三)多演绎而少归纳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数论文只是重复式的采用相同方法、选取不同的研究区域进行方法的演绎和结论的验证;论文内容缺乏新意和深度,结论归纳不够。如甘肃农大土地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对甘肃天水、兰州和张掖基准地价和城镇土地级别划分的研究,各论文结果竟然相似。

(四)多综述而少分析综合近年来的毕业论文可以发现,综述性论文明显多于学术研究类论文。大部分论文仍集中于研究、讨论某种思路、方法、观点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只是做定性的概述和分析,与文献综述无异。只有少部分文章,会刨根问底地研究为什么会出现某种事实、导致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定量化地表述这些情况等等。

(五)多复制而少临摹近十年的毕业论文也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部分论文只是重复、组合别人的观点,进行拼凑[1]。学生对于学术类论文如何撰写,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盲目性、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占到很大比例。很多学生只是摘抄其他学术论文中的观点、内容,不论合理与否都都拿来与自己的论文进行组合,拼凑的内容多,自主的内容少。甚至有些学生将地方政府的领导讲话照搬照抄,连语气都不改变。这反映出学生对毕业论文缺乏应有的认真态度。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改变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防止一味地摘录和抄袭。为了防止毕业论文出现“泛”、“烂”、“无意义”等问题,应当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可以通过先模仿后创作的论文写作流程,帮助他们熟悉学术论文的写作思路与规范,逐渐构建自主的研究框架。

(六)多外来而少本土有一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抄袭他人现成的论文论点,论证过程中又不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致论文论点与研究结果不一致。对于这种情况,在开题时指导老师要严把关,多注意论文论点与研究区域是否一致;学生实地调查后,要寻找对论文有支撑意义的论点和论据,以便得到预期的结果。

(七)多结果而少过程本科论文的撰写不仅仅是参考别人的分析方法,最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想法渗透到分析方法中。笔者从近十年学生的论文中发现,学生注重论文研究的结果,对结果长篇大论,但缺乏原始数据及推演过程。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参考别人文章的时候,只重视结果,对于文章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出的一点都不关心,以致自己的写作中只有结果而缺乏原始数据支撑,论文的结果像是空中楼阁。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指导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提醒并指导学生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采集和处理。

三、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各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自发性原因1.自发的综合性训练较少。当前教育体制下,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以被动接受为主,对讨论研究等综合性训练能避就避。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使得很多学生失去锻炼自我的机会。比如,2008年甘肃农大土地管理学院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最终只有1位同学进行了申报。2.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目前就业压力陡升,导致许多学生忙于寻找工作,对论文写作并不在意。论文写作不以研究和解决问题为目的,而是以应付答辩,顺利毕业为目的,这就导致一些学生的论文抄袭、拼凑等现象日趋严重。

(二)原发性原因高校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论文写作理应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但由于缺乏试验条件,缺乏科研氛围,导致当前大学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本身就存有缺陷,因而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盲目性大于目的性。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另一方面无形之中也为论文抄袭提供了便利[2]。

四、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同一问题开展多方向研究,增加研究的深度为了能更加深入地研究某一问题,可以采用同一问题多方向研究的思路[3]。具体而言,就是将某一研究课题分为若干个研究内容,分别给予不同人员进行研究。这一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如何加强相互间协作,如何灵活地运用相关研究成果服务于自我,以及提升论文研究的深度、广度,都有较大的作用。如2010年甘肃农大土地管理学院组织学生进行“逆城市化理念下的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分别完成“逆城市化理念下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研究”、“逆城市化理念下农村土地金融调查研究”和“逆城市化理念下农村土地利用中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等多方向研究;2011年关于“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分别完成“后农业税务时代河西走廊耕地利用效益变化分析”、“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变化分析”和“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变化调查研究”三篇毕业论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论文实践性对近十年的毕业论文进行归类和分析,发现参与过具体土地管理工作及相关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的学生,在论文选题及论文写作中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比如,对研究区域土地资源情况比较清楚,写作思路更为明晰,方法更为灵活,结论更加贴切实际。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活动将大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问题反思,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4]。

(三)加大指导力度,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在教学及论文指导过程中,导师要尽早让学生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准备,包括确定选题方向、查阅文献资料、如何调查研究、酝酿研究思路等等。要结合近年来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醒后面的毕业生加以注意,帮助他们解决。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第7篇

1.1土壤硒含量

表1表明,4个土样的平均硒含量为0.495mg•kg-1,比第1次取样平均0.433mg•kg-1,增加0.062mg•kg-1,增幅为14.3%。

1.2硒元素对人类健康的作用

富硒区土壤平均硒含量为0.49mg•kg-1,低硒区平均硒含量为0.17mg•kg-1。表2表明,富硒区现健在户主的平均年龄为64.9岁,相比低硒区平均年龄62.0岁,增加2.9岁;从户主不同年龄段看,富硒区与低硒区比较,出现了一增二减,即70~80岁人多,共36人,占35.6%,比低硒区25人,占24.8%,增11人和10.8百分点;50~60和30~40岁以上年龄段人少,分别为59和6人,比低硒区减2和9人,降2.0和8.8百分点。

1.3土壤硒含变动的原因

嘉善县成土母质以320国道为界,形成2个板块,路北为湖沼相沉积物,路南为滨海相沉积物。富硒区主要出现在路北湖沼相沉积物板块上,低硒区主要出现在路南的滨海相沉积物板块上。富硒和低硒区的形成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本次调查与前2次检测间隔4~10年,富硒区的硒含量不减少反而增加,这同多年来重视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有关。根据任荣富等[1]的研究,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与有机质的结构类型密切相关;由于有机质对硒元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互补作用,对富硒土壤的形成和硒含量增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小结与讨论

调研结果表明,嘉善县的富硒土地与其成土母质有关[2],主要集中在路北湖沼相沉积物板块。再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增施有机肥,促进硒元素含量逐渐增加。从富硒与低硒区的人们健康状况看,富硒区健在户主平均年龄64.9岁,比低硒区62.0岁增加2.9岁;从不同年龄段看,70~80岁的有36人占35.6%,比低硒区增11人和10.8百分点。

土地资源论文范文第8篇

1.1农业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首先,经济发展导致城市建筑面积扩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必将直接带动城镇住宅用地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迅猛增加,而城镇扩张又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侵占耕地来实现。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而有些地方政府也对出让土地带来的收入依赖度越来越大。数据显示,土地财政依赖度在80.0%以上的城市就包括宁波、温州、佛山等12座城市。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已达130万t,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受农药污染的耕地土壤面积达到了906万hm2。

1.2农业土地资源荒漠化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其中后者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比如过度放牧、乱采乱伐、河流改道、退湖还田等。人为因素也能造成气候变化,引起气候干燥。再就是,过度捕猎行为,也能引起动物生物链的中断,造成动物影响植物。

1.3农业土地水土流失的原因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滥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系统等,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

2关于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必须确保耕地红线,加强土地管理,统筹安排补充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是严格耕地保护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事关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实现和能否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要严格按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要求规范管理,做好立项、设计、实施及验收等工作。

2.2加大农业土地资源执法力度,制定管护制度主管部门必须严厉打击破坏水土保持工作的行为,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化肥、农药的规范使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监督保护。同时,广泛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

2.3有效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经济水平我国农业土地长期以来走粗放型的利用模式,这种模式土地利用率低,对农业土地破坏性极大,影响了农业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把我国传统农业中的精华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